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这对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改善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生活需求直接相关,最能体现民情和民生温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历史性跨越,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和质量效率显著提升,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一系列数据显示重磅建设成果:老年人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综合补贴等政策不断完善,惠及近3700万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从2012年的25元提高到目前的84元,每年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重点疾病患者和0—6岁儿童,孕妇,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其他重点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10亿人次以上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部署和政策落实,扎实推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公共服务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要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就要着眼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努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着力解决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并一一落实,一年一年做下去,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将努力向所有人提供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具有包容性,直接面对人民的需求一方面,尽力拓展公共服务的广度,延伸公共服务的半径,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准确性,这决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人民的实际需求
不要想当然的功德,要求实效人的需求在哪里,公共服务就跟到哪里中国共产党把为人民服务,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人民做了多少好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我们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加有保障,更加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