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日报网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13年,我见证这些追梦少年的梦想花开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4-03-16 22:31:46   阅读量:14294   

十多年后,当我再次回访大源村时,还是在严寒季节。我用一张张老照片,将当年在冰天雪地里求学的少年带回梦想开始的年代,用一份份珍贵的回忆,陪伴他们开启春天的旅程。

在桂林市全州县蕉江瑶族乡大源村,8岁的凤涛和同学们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2012年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桂林市全州县蕉江瑶族乡大源村,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护送下,走在放学回家的山路上。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桂林市全州县蕉江瑶族乡大源小学,师生们在教室里上课。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桂林全州县是广西的北大门,大源村就坐落在该县高寒山区的蕉江瑶族乡大山深处。十多年前,我来到大源村,这里被冰雪覆盖,大雾弥漫,我无法拍摄大源村的村容村貌,只留下一些孩子们在冰天雪地里求学的画面。

当年带我去采访拍摄的村干部潘基林,对当时的采访拍摄过程印象深刻,特别是孩子们过河的场景:孩子们需要踩着覆冰的大石头过河,有时需要家长抱着,有时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过河面。

如今,在此前学生过河处附近,村民们已搭桥修路。如果不是有照片记录,外人很难想象,河里散露的石头,曾经是孩子们每天上学的必经之地。

坐落在半山坡上的大源小学,水泥路已经通到学校门口。校园砌起了围墙,新种的松树,已经长得比教学楼还高。

大源村村民凤艳萍和爱人驾车送妹妹去乡中心小学上学。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桂林市全州县蕉江瑶族乡中心小学,大源村的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看着十多年前拍摄的照片,大源村的变化让潘基林感慨万千。当时这里尚未修通水泥路,交通不便,大部分学生要在山路上徒步一两个小时才能抵达学校,求学路上的艰辛令人动容。如今,大源村已经实现了屯屯通公路,家长可以用汽车或摩托车送孩子们上学。

村民说,时代进步带来的巨变,像做梦一样。

13年后,我找到了那个在冰天雪地求学路上满脸冻红的小女孩凤艳萍。看着当年的照片,凤艳萍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她还是一样的开朗勇敢,就像当年放学回家时,她主动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如今21岁的凤艳萍刚结婚成家,在桂林市务工。她说,当年的同学有的工作了,有的已经成家,更多的人还在读书。各奔东西这么多年,她能联系到的,也只有本寨的几个人。

当我把老照片发到群里,同学们瞬间兴奋起来。

“十多年了,从没想到过会看到小时候的照片。”

“哈哈哈哈哈哈。”

“有我的照片吗?”

……

正准备上课的大学生盘伟健说,“我下午满课呢,突然整这一出”。

同学们争相把老照片和现在的照片拼版,然后告诉我,这个就是他。

还有热心的同学,把同学们的名字一一标注到照片上。

已经成家了的凤小兰说,感谢记者给我们留下珍贵的童年记忆。

此刻,一张张老照片,是一座通往记忆深处的桥梁,把他们带回了那个盼望长大的年纪。

那份美好的纯真,温暖着前行的路。

凤艳萍和爱人驾车在冰雪初融的村道上行驶,送妹妹去乡中心小学上学,她希望妹妹以后能考上大学,继续完成自己的心愿。

在一千多公里外读大学的梁玉锋,在西北的大雪纷飞中拍了一张照片。他将这张照片和十多年前他在寒冬中学习的画面进行拼版,随后发给我。

在天津上大学的盘伟健也发来了他在图书馆学习的照片。

桂林市全州县蕉江瑶族乡大源村。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当年这些在冰天雪地里求学的懵懂少年,如今已迈向成熟坚强,为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努力拼搏。

此次回访,我终于等到了大源村雾散云开,并拍摄了这里的迷人风景——层层梯田、袅袅炊烟、潺潺溪流和条条村道。

策划:李尕

统筹:费茂华、刘金海

编辑:王诺、刘金海、郝建伟、吕帅、程婷婷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商业日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热文推荐

首页 | 焦点| 业界| 财经| 企业| 消费| 行业| 股票| 视窗| 商业| 经贸| 产业| 资讯

Copyright @ 2010- 备案号:鄂ICP备2021013412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