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日报网

滚动新闻:
·截至30日下午,中山代表团在省中运会累计斩获50枚金牌,居金牌榜第二青春 ·志特新材为子公司提供100万元担保 ·首次上榜《财富》中国500强,盈峰集团的产业赋能牛在哪? ·和讯投顾史月波:月线略低开,承接前两日冲高回落态势 ·Telesin泰迅推出适配DJI OSMO 360全景相机的配件系统 ·绿算领航12539;智序共生|天罡智算第二届人工智能与智算发展论坛盛大启 ·《海上生民乐》第140次谢幕:听见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影视概念全线走强七大概念股盘点名单 ·广东旅游必选地!赤坎华侨古镇荣登央媒推荐,打造世界级文旅新地标 ·刚宣布,不加息! ·广东周边旅游推荐:赤坎古镇登顶建筑摄影榜,骑楼光影成年度爆款 ·广东周边游推荐:赤坎古镇蝉联亲子类榜首,解码侨乡研学密码 ·人工智能大会的主角,不只是机器人 ·锂价异动,锂电池相关超2.9万企业何去何从? ·近来开锁暴利乱象频出,全国现存家政相关企业超302.3万家 ·银行理财市场上半年成绩单:固收类占主导养老理财潜力凸显 ·百得胜18大轻高定工艺,环保定制靠谱品牌新选择 ·金宝贝师资力量:科学育儿,从专业师资开始 ·“人工智能+”打开发展新空间——南宁市加快构建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良好 ·和顺电气300141.SZ新增一起对外投资,被投资公司为苏州空间电源科技 

截至30日下午,中山代表团在省中运会累计斩获50枚金牌,居金牌榜第二青春

来源:金羊网    发布时间:2025-08-02 00:33:32   阅读量:11071   

羊城晚报记者 张德钢 实习生 何玲丽 通讯员 张士雷

经过半个月激战,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将于今天在中山市闭幕。截至30日下午,中山代表队已在本届省中运会田径、武术套路、女子50米自由泳、乒乓球、跳水等比赛中累计斩获50枚金牌,稳居金牌榜第二位,来自东道主中山的运动小将展现出强劲实力。

成绩的背后,是中山开展教体融合改革十年深耕、取得显著成效的缩影。近年来,中山市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长,不断创新体校与普校协调发展机制、畅通人才培养渠道,推动教体双向奔赴。数据显示,中山学生体质优良率从2019年的29%跃升至2024年的74.57%,学生体质合格率达99%以上。全市竞技体育水平连上台阶,“体育回归教育,教育反哺体育”的教体工作新局面已然形成。

机制破壁推动教体融合

中山教体融合的基因,深植于十年前那场开创全省先河的改革。2014年“大部制”改革时,中山市大胆创新,将原市教育局和体育局合并成立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同时,印发《中山市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清晰勾勒出体教一体化发展的路线图,让融合从愿景走向了系统的行动。

融合的活力,在资源的双向奔涌中澎湃释放。经过多年探索,中山目前已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矩阵,创建301个体育传统特色校,形成体育项目从专业化走向大众化、普及化,体育特长学生又走向专业化的校园体育发展格局。

中山坚持“文体并重”,从普校抽调副校长、教师到体校抓文化教学,培养“文武双全”型竞技人才;创新体育教练员和教师共建共享机制,率先从各级各类体育高校、俱乐部和专业队招聘27名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到学校任教;健全体育教师、教练员流动机制,实现优质专业体育师资共享。

时空扩展培养运动习惯

中山的创新不止于实体校园。2022年,中山出台《中山市中小学生“天天动起来”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开启中山首创“天天动起来”全周期运动模式的新篇章。

中山要求各学校规范合理利用课间碎片化时间,每天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必须组织学生进行40分钟体育锻炼,保证每天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

在完成大课间和体育课外,通过分类指导、因校施策,中山推出课桌操、心理操、绳操和简化八段锦等形式多样的室内创意操,使学生运动身影不再局限于操场。

2025年,改革再升级。春季学期起,全市中小学全面落实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推进每天1节体育课,严禁占用课间上文化课。不同学校因地制宜,以“一校一策”破解落实难题,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成长的“必修课”。

体系贯通铺设发展路径

教体融合的终极关怀,在于为每一位青少年铺设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通途。

中山率先在全省启动高中阶段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在22所高中布局了田径、篮球等18个项目高水平运动队,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了成才路径和平台。同时,中山创建19所覆盖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后备人才培养示范校,量身定制学业学习和体育特长培养方案,高中阶段累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800余名,近三年约50位高水平运动员凭借体育特长打通了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升学渠道。

田径名将苏炳添刷新“亚洲速度”;中山籍运动员陈艺文、汪雪儿奥运会上获两金一铜,实现中山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中山沙溪队连续两年获全国“村BA”总冠军——近年来,从奥运之巅到乡村球场,一批又一批从中山走出的健将展示的高超竞技水平,正是这座城市教体融合硕果的生动呈现。

“教体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中山市将继续在完善体育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机制方面下足功夫,不断延伸教体融合空间、丰富教体融合内涵,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体育强市、健康中山。”中山市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彭晓新表示。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商业日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热文推荐

首页 | 焦点| 业界| 财经| 企业| 消费| 行业| 股票| 视窗| 商业| 经贸| 产业| 资讯

Copyright @ 2010- 备案号:鄂ICP备2021013412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