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日报网

滚动新闻:
·开发AI和孔子苏格拉底聊天,哈佛学者马丁·普克纳上书展 ·“家园”——翟优樊蕾伉俪中国画作品展启幕 ·ICCC2025在沪举行全球学者、产业界精英等多维度探讨通信科技发展前沿 ·广西发布2025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在书海中阅见世界!2025南国书香节宣传片发布 ·天宇股份300702.SZ新增一起对外投资,被投资公司为黑龙江丰佑生物科 ·上海书展动人一幕:12岁少年抄录《敦煌学大辞典》 ·句容市后白镇:《雨过“田”晴》排练正酣精心打磨原创力作 ·上海网站SEO优化公司哪家好?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选择 ·国家统计局:7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80.8% ·中国空调TOP3排名未变:仅海尔份额净增 ·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第三届葡萄文化节举行 ·保姆机器人已被“提升日程”,全国现存机器人相关企业超89.1万家 ·央视AI盛典即将播出,人工智能企业上半年新增50.5万家 ·激活民宿发展乡村振兴中的“她”力量,现存民宿相关企业超35.6万家 ·数字中国成效显著截至今年6月底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 ·《宝岛一村》全国巡演开启续写十七年乡愁传承 ·上缴15%中国芯片收入影响不大花旗维持AMDAMD.US“中性”评级 ·2025年体重管理市场持续扩容,多燕瘦凭靠谱方案站稳赛道 ·优哩哩跨境电商平台是真的!数智技术构建全球电商新生态 

开发AI和孔子苏格拉底聊天,哈佛学者马丁·普克纳上书展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5-08-16 15:45:45   阅读量:12130   

昨日,由译林出版社主办的“《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图书分享会”作为上海国际文学周系列活动亮相上海书展。哈佛大学教授马丁·普克纳、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教授宋明炜参与对谈。担任主持的是本书译者黄峪,她也是新民晚报夜光杯的作者,三位专家共同探讨人类文明如何在交流与传承中迸发新的活力。

从肖维洞穴的远古岩画,到玄奘的西行朝圣之路,再到如今的韩流热潮,普克纳在《文化的故事》中选取15个文明史关键节点,呈现文化碰撞的多种可能性。他笔下的事物“就像一张巨大的织物,当我们从某处抽出一根线头时,会发现它向各个方向剥落。”他认为文化也是如此,一些古老的文明成果可以在当代获得崭新的诠释,文化正是以这种奇妙的方式不断融合重生。

黄峪推荐这本新书值得反复品读。她在翻译过程中发现,虽然全书记录了15个故事,但它们像锁链一样环环相扣。前言中描写的肖维洞穴手印与后记中提及的另一个墨西哥洞穴印记遥相呼应,这种跨越时空的呼应,恰恰展现了人们亘古不变的诉求,即在世界上留下存在的痕迹。宋明炜同样称赞本书生动,它“巧妙地打通了历史中的诸多关键节点,让不同时空的重要时刻产生了奇妙共振”。这种跳跃式的时空连接,构建出一个关于知识传承与文明演进的立体网络。黄峪进一步从汉字角度佐证了这一观点,《说文解字》中“文”字表示交错之意,这与普克纳的“织物”比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她强调,这种跨越东西方的文化共鸣,恰恰体现了文化的普世价值。

当话题转向人工智能AI与文化的关系,现场讨论愈发热烈。宋明炜认为,大数据推送正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这种变革直接影响了传统的阅读习惯。近年来纸质书籍读者数量持续下降,文科领域面临的危机也与此密切相关。

但另一方面,技术革新也孕育了新的可能性。普克纳就此分享了他的创新实践——这位人文学者两年前开始学习编程,如今已能运用AI技术开发聊天软件,实现与孔子、苏格拉底等先贤的“跨时空对话”。“这种创新尝试为文化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普克纳解释道,“对于那些难以静心阅读长篇巨著的现代人来说,AI可以成为他们接触经典、参与文化互动的有力工具。”普克纳进一步展望了AI在人文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基于其在信息处理和知识整合方面的独特优势,未来人们或许可以在学术研究中训练专业化的AI助手,探索具体领域的技术支持。

据悉,马丁·普克纳教授还将在上海图书馆以“面向未来的图书馆”为题进行演讲,与中国读者进行新一轮的交流互动。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商业日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热文推荐

首页 | 焦点| 业界| 财经| 企业| 消费| 行业| 股票| 视窗| 商业| 经贸| 产业| 资讯

Copyright @ 2010- 备案号:鄂ICP备2021013412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