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日报网

滚动新闻:
·以青春智慧,破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之局 ·消费贷贴息“红包”上线银行将自动操作直接扣减 ·“人工智能+”再提速 — 狄耐克以人工智能为翼,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第十六届全国声乐展演暨第二届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举办广西3演员和1作品 ·12年背女求学路!广西“硬汉”父亲圆了女儿大学梦妈妈将接力背女进入大学校 ·售卖收入全捐生境花园!长宁虹旭“晨光公益小屋”开启社区公益“造血”模式 ·暑假体验式旅行成市场新热点 我国现存超215万家旅游企业 ·格力博: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50% ·1.2亿只“毛孩子”撬动3000亿元市场 我国现存超400万家宠物企业 ·国家发改委表示发展“人工智能+”坚持因地制宜 我国近1年成立相关企业超64万家 ·中信证券600030.SH新增一起对外投资,被投资公司为宁波杉杉股份有限 ·超级股票全明星业绩翻倍跟投用户盈利占比近100% ·2025年亚洲青年赛艇锦标赛开赛中国队表现亮眼 ·鸿蒙生态服务商迈入发展快车道,移动办公平台鸿蒙化助力政企数智转型 ·2025年首期新粤商特训营在深圳举办 ·焕新启程!桃花源幼儿园迁新址,9月迎新 ·闵行:“水文探秘护水而行”区水文站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干货满满!宝山学子看过来,共同谱写宝山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吉大正元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已连续三年录得亏损 ·科大讯飞AI录音笔新品上市:以技术突破定义专业记录,三大系列满足细分场景 

以青春智慧,破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之局

来源:商业日报网    发布时间:2025-09-01 10:44:59   阅读量:18902   会员投稿

马源鸿:以青春智慧,破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之局

在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源鸿是同学眼中的“全能学霸”,更是带领团队用数孪技术为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破冰的“创新先锋”。从校园荣誉满贯,到车间技术攻坚,他在产教融合浪潮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创新故事。

校园里的“荣誉收藏家”与实践先锋

翻开马源鸿的“成长手册”,荣誉与实践的“双轨并行”格外亮眼。他曾获评“三好学生”“创新之星”“优秀共青团干部”,拿下“国家励志奖学金”;在科技创新领域,斩获“发明杯”全国决赛一等奖,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3项专利、8项软著,还发表2篇CN期刊论文。这些成绩,是他深耕学术与创新的见证。

校园之外,马源鸿的脚步同样不停。2022年,他赴广州市中通速递任工程师助理;2023年,在东莞市某注塑厂负责设备装配维修;2024年寒假,又投身绍兴市某餐饮公司的系统开发调试……一次次企业实践,让他真切触摸到行业痛点,也为技术研发积累了“实战经验”。同时,他身兼学院学生会副会长、班级班长等多职,在服务与管理中,练就了统筹全局的能力。

以青春智慧,破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之局

破局:为中小微工厂打开数字化之门

工信部数据曾刺痛人心:全国超5200万家中小微工厂因数字化运维缺失,每年约4.2万起事故、6.3万人伤亡、2800亿元经济损失,平均每40分钟就有一起事故;加之国外技术垄断、国内方案成本高昂,仅10%的工厂敢尝试转型。“让中小微工厂敢转型、能转型、转得起型!”带着这份使命,马源鸿带领团队开启了历时五年的技术攻坚。 团队研发的数字化方案,整合“硬件+软件+服务”三大核心板块,打造全链条数字化体系:硬件端,国产化智能断路器支持不停电改造,传感器成本较进口产品直降60%,打破国外垄断;软件端,PaaS平台实现设备实时监控,零代码拖拽操作让老工人也能轻松搭建监控场景;服务端,从安装到运维的全流程定制服务,让转型如同“搭积木”般简单。目前,项目已获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著,2项专利正在受理,核心成果均由学生团队主导完成。

以青春智慧,破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之局

成效:从实验室到车间的“蜕变魔法”

技术的价值,在工厂车间里得到生动验证。东莞荣熠科技采用数字孪生定制方案后,模具试错次数锐减60%,每套开发成本降低15万元,材料利用率从70%飙升至90%;杭州生晖智能科技应用基础一体化方案后,调度时间从每天3-4小时压缩至分钟级,订单延迟率从25%降至5%以下,安全巡检漏检问题彻底解决。数据显示,该方案能让工厂产能提升13%、成本下降50%、管理效率跃升65%,硬件成本仅13万,部署周期仅7天,优势远超同类产品。

如今,团队已成立公司,签下2份意向合同、收到1.8万定金,估值达2000万元,预计2026年收入将达90万元并持续增长。团队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2项,带动15人直接就业,间接惠及产业链数千人,还受到中国青年网等国家级媒体专题报道。

以青春智慧,破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之局

青春担当:向“智造”未来持续发力

从校园实验室到工厂车间,马源鸿和团队用技术创新诠释着青春的责任与担当。谈及未来,他眼神坚定:“我们会继续接入自研的智能制造智能体,把数孪技术做深做透,让更多中小微工厂能搭上数字化转型的快车,为‘中国制造’升级贡献更多校园智慧。”

在产教融合的沃土上,马源鸿正以青春为笔、创新为墨,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智造”答卷。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商业日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热文推荐

首页 | 焦点| 业界| 财经| 企业| 消费| 行业| 股票| 视窗| 商业| 经贸| 产业| 资讯

Copyright @ 2010- 备案号:鄂ICP备2021013412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