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日报网

滚动新闻:
·安泰·问政:在中国经济寻求新增长动力的关键节点,深圳与上海的发展路径能带 ·泰州海陵:学在一线以行践知 ·报告:北京、上海等四城构成平台经济“超强阵营” ·科技加持让城市焕新貌“数字建造”好房子“多点开花”释放强大潜力 ·突然超前的秘密!百山祖凭三大核心优势断层黑松露领跑 ·上海清算所增资至120亿增幅约264% ·“体育外卖”悄然兴起,现存体育培训相关企业超4.4万家 ·国产机器人大跳迈克尔杰克逊舞蹈,现存相关企业近100万家 ·志邦家居登 2025 安徽民企制造业百强,成省内唯一上榜定制家居企业 ·农药板块业绩冰火两重天,红太阳转亏!利民股份扣非净利润暴涨1015%,百 ·广西提升外汇服务便利化水平外汇市场总体向好 ·FiveMust-SeeSpots:GuangzhouBaiyunInt ·AI狂浪席卷之下长期低调的半导体设备终于藏不住了!这家EUV链条的“核心 ·“万物到家”已成日常,现存物流相关企业超171万家 ·心理咨询师收费高近受热议,现存相关企业超13.5万家 ·跑圈新贵HOKA“狂奔” ·少儿编程课真伪惹争议,全国现存相关企业超320家 ·银信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63.98% ·从「触达」到「走进去」,品牌如何赢得Z世代信任? ·天眼新知 重阳探“银潮”:2025养生养老产业的需求裂变与价值重构 

安泰·问政:在中国经济寻求新增长动力的关键节点,深圳与上海的发展路径能带

来源:中新网上海    发布时间:2025-11-01 03:25:31   阅读量:18024   

“今年是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它从渔村发展为‘中国工业第一城’,靠的正是‘创新是唯一出路’这一逻辑的彻底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16日在“安泰·问政”第58期论坛上指出,深圳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垂直创新”生态,在制造业基础能力、新兴产业和民营经济等方面均位居全国前列。他将深圳与上海的发展路径归纳为“创新驱动”与“开放驱动”的互补,认为二者共同构成了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城记”。

当天,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承办的“安泰·问政”第58期论坛在上海交大举办。本次论坛以“下一轮繁荣:深圳和上海能够告诉大城市什么?”为主题,同期发布新书《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与会专家围绕双城模式的差异、动力与未来可能性,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方向的探讨。

论坛上,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思政提出,中国正从“大基建时代”迈入“大更新时代”,城市建设的重点应从规模扩张转向“存量提质”。他强调,未来上海的核心战略在于“投资于人”,并提出了涵盖张江科学城、临港智造城等在内的“上海方案”。

“我们不能只重视科创,而忽略文创。上海除了建设五个中心,还有一个不叫中心的中心,即建设国际的文化大都市。科创的背后是文创。科创解决效率问题,文创决定发展方向和人文魅力。”王思政说,上海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同时,也应加快内容产业创新与相关体制改革,实现“科创文创双轮驱动”。

上海和深圳,谁更接近“中国的纽约”?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看来,随着中国经济总量未来超越美国,中国必将出现自己的“纽约”和“硅谷”。他在题为“上海和深圳,谁离纽约更近?”的演讲中分析,上海具备成为亚太枢纽的地理优势,而深圳则展现出更具“理工科气质”的创新活力。

但他也指出,与纽约相比,上海在医疗、教育、语言环境等国际化配套方面仍有差距。陆铭强调,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不能仅靠理工科思维,还必须发展高水平的金融、法律、咨询等服务业,“没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制造业很难走向高端”。

在随后的圆桌讨论中,都市圈协同发展成为焦点议题。王思政指出,上海部分郊区开放度不足,而周边地区在民营经济主导下发展意愿更强;陆铭则认为,行政区划与认知差异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亟需改革地方政府考核机制;陈宪则重申,深圳真正的优势在于由民营经济和创新精神共同塑造的“头部企业集群”。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商业日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热文推荐

首页 | 焦点| 业界| 财经| 企业| 消费| 行业| 股票| 视窗| 商业| 经贸| 产业| 资讯

Copyright @ 2010- 备案号:鄂ICP备2021013412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