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日报网

滚动新闻:
·六度赴会 — “聚焦创想,合作赋能”,全新诺华亮相第六届进博会 ·屡获央视认证!中国雅迪二十五载研发创新,以冠军实力领跑全球 ·“邂逅三星堆—— 12K微距看国宝全球巡展”在北京启幕 ·TCL智能终端亮相IFA 2023,展示智慧科技和创新赛道的未来愿景 ·鸿蒙harmonyOS如何重装系统 ·普通人能定义元宇宙吗?蒂姆·库克并不这么认为 ·B站发布《中国奇谭2》《长歌行》等68部片单称未来三年原创投入只增不减 ·iOS微信终于更新!朋友圈可以发长视频了 ·如何做好抖音?怎么运营好抖音的几个重要技巧 ·抖音珠宝怎么报白?抖音珠宝类目报白具体流程?珠宝报白的三种方法 ·《做家务的男人4》开播!三翼鸟智慧场景机智应对家务难 ·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创客北京”大赛360专项赛圆满收官 ·拥抱高端的脚步从未停息,方太夺下中国厨电品牌价值三连冠 ·体育经济走热苏宁易购老板电器开启亚洲美食节 ·AWE亮点来了!TCL双子舱洗衣机Q10,巨好用的分区洗衣机 ·海信视像召开2023秋季新品发布会:首台毫米波全维感知MiniLED海信 ·护肤品存储难?AWE展Leader新品类,解决护肤品存储难题 ·LCD不伤眼OLED费眼睛,一文说清谁才是真正的“眼睛刺客”? ·618闭眼买!海尔“精华洗”又快又干净 ·手机自动亮度调节功能,是省电还是费电? 

张福锁院士:科技小院的名字是农民取的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2-04-25 09:39:49   阅读量:9071   

张福锁院士:科技小院的名字是农民取的

张福锁院士:科技小院的名字是农民取的

13年前,2009年,时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的张福锁,和同事们在河北曲周县白寨乡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创建了第一个科技小院,从这里开始,许许多多的农业专家和农科学子,走出实验室,走出校园,把农业科技带到了乡间地头,也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13年后,2022年,科技小院遍布全国各地,张福锁说,未来的图画,是生产绿色高质的农产品,我们的粮食产量再增30%,环境排放再降一半,农民收入再翻一番,那时候,我们的农业将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农业。

起因

科技不止在实验室里

2009年,张福锁决定把科研搬到村里,这不是他第一次有这样的想法张福锁出生于陕西省凤翔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靠着山根,交通不便,没有任何灌溉条件,完全靠天吃饭,张福锁说,童年的生活中,吃不饱是常事

走出大山之后,考入大学,海外留学,归国任教,成为全国知名的农业学者,一直到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仍旧记得那个他曾经生活的小山村,记得山里的农民们。

在决定创办科技小院前,我们团队的20个老师主要从事基础研究,每个老师每年平均能发5篇SCI论文,一年下来,能发100多篇文章但我当时一直在想,这些文章老百姓能看到吗,能读懂吗我们能不能做点儿更实用的事情,能不能到生产一线,根据生产需求来做科技创新,能不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去培养新人

张福锁的想法在科技小院成立后,得到了印证一名学生曾在曲周周王庄科技小院发现,有一位农民,整天看一本养鸡的书,学生问他为什么读这个,农民说他家里养羊,想找本养羊的书学学,但找遍全村,只找到一本养鸡的书

怎样才能让农业科技真正惠及农民2007年,时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的张福锁,在学院学术年会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石元春,辛德惠等老先生们,当年像我们这个年纪——三四十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他们都在哪里呢

老先生们都是从地里走出来的,年轻的学者们也应该走出学校,把研究放在地里2009年,张福锁和他的团队决定分成三路,曲周就是其中一路,这里也是老先生们过去几十年为改土治碱奋斗过的地方

震撼

农民用舌头鉴别肥料真假

习惯了在实验室做研究的人,习惯了大都市生活的人,并不理解下基层的意义但真到了基层,才知道基层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渴盼

专家和学生们刚刚进驻乡村后,一位同学在地里发现,农民会用舌头去尝肥料交流之后才知道,这是在辨别肥料的真假

在大学里,学生们学习过很多专业的分析方法,从比色到原子吸收,实验室里有太多的方法,不但可以鉴定真假,还能分析肥力,吸收转化效率等但到了农田里,这些方法都没有用,农民还在用舌头尝

张福锁说,那位学生的经历震动了很多人的内心,也包括学生自己,也是从那时起,他觉得自己是有用的,可以为农民提供一些简单可行的检验方法,让农民不必再用舌头去鉴别肥料。

进驻村庄,走到农田中的时候才知道,学院的研究,试验田的种植,和农民的生活并不一样,住在村里的农家院并不是一开始就计划好的,原本我们打算住在实验站,在这里为农民服务张福锁介绍,但真正到乡村后才发现,实验站的节奏和农民的节奏有很大差距,首先,时间对不上,我们早晨八点吃完早饭上班,这时候农民都从地里回来了其次,实验站的生活和农民生活还是有距离,不能很好地融入农村生活

最终,张福锁他们将村里一个废弃的院子改造之后,住进了村里,农民晚上空闲的时候,串个门,就到我们院子里了,他们很喜欢,说这个小院很好,把科技带到了村里,是个科技小院张福锁说,这个名字,最先也是农民叫起来的,我们觉得很好,就用上了

效果

把实用的技术带到村里

进驻村里之后,张福锁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玉米增收的技术示范。

当时是五月份,小麦收获的前夕收了小麦之后,接着就要种玉米,我们就想着,和农民一起种玉米,通过示范,把良种,技术推广到村里张福锁说

示范项目一共163亩,属于68户农民,分散在村庄的各处在此之前,他们种的秋茬作物并不一致,有人种玉米,有人种棉花将68户农民组织起来以后,张福锁劝他们,一起种玉米,统一引进一个良种,专家们提供技术,把这163亩玉米种好

因为人数的原因,专家们很难一对一指导,所以把农民分为7个小组,培训组长,又通过组长把技术教给农民。

那一年,163亩玉米,产量增加了16.8%,一亩地增收100多元这个数据是专家们一块块地测量出来的

增收数据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县里的干部到村里,村民对干部说,农大的老师帮我们种了一块地,效果特别好,棒子跟过去的棒子不一样,粒儿长,心儿小,产量高。

农民群体是对科技最敏感的群体之一,每一个优良品种种植成功,每一个技术试验有效,都会很快引发农民们的效仿。

我们在曲周做了三年,发现科技小院的效果比我们想象得更大,农民很敏感,好的技术,好的品种,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学习,引进,因为这事关他们的收益事实上,农民不仅喜欢到我们的小院里学习,他们互相之间也会学习谁家田种得好,别人会来看,很快也学会了这就把新技术推广到了更多的地方张福锁说

实践

大地上真能写论文

对很多农大的研究生来说,科技小院是他们科研生涯的第一步他们刚刚本科毕业,第一次进入研究领域,就来到农村,许多问题都是未知的比如,在农村种田,还能做研究吗帮助农民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还有时间写论文吗

张福锁每年都要给新入学的研究生们讲故事,讲乡村的故事,讲科技小院的故事,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不知道学的东西有什么用到了乡村,进到田地,才知道他学的是有用的,当他把这些知识真正运用到农民的地里时,他会非常有成就感张福锁说,我们把科技小院当成一个立德树人的平台,学生在这里提升的不仅是知识水平,还会培育他们的情怀

事实验证了张福锁的想法,曹国鑫初到科技小院时,曾经怀疑没有时间写论文,怕毕不了业但几年后,他把科技小院的模式,研究成果,服务故事写成文章,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

几乎每个学生都在小院里成长学习了很多,张福锁介绍,如张江周,在小院里一待就是五年,硕士,博士都是在小院里读完的,硕士期间,他发表了10篇论文,写了一本书,还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一个建在乡村的小院,连接的不止是学院和村庄,实验室和农田,更连接了城市和乡村。2021年,韶关学院在始兴县深渡水乡建立了“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小院”,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综合优势,帮农民破解在生产一线遇到的技术难题。

展望

科技小院还在路上

事实上,从2009年至今,科技小院已经遍布各地,到现在,全国30余所涉农高校已陆续建立了480多个科技小院。

十多年的实践中,科技小院逐渐成了一个政府,企业,农民,科技四位一体的平台,不断创新,不断应用所以,它的未来还很广阔张福锁介绍,如今的科技小院,已经从原来一家一户手把手教农民新技术过渡到服务整个农业产业

以前是一户农民,一个村,一点点去改变现在仍然是直接面对农户,但却会连接更多的领域,比如可以联合政府,企业,带动一片地区,让整个区域的农业产业有更高的科技含量,更加规模化,让更多的农民增产增收张福锁说,农业生产的水平提升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收,农业现代化一步步推进,这是我们不变的目标

当前,科技小院正致力于农业绿色生产的发展,在前端,我们以匹配土壤,气候等环境的理念,研发和推广绿色肥料在终端,我们的目的是生产出品质好,产量高的绿色产业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下一阶段的目标

在更长远的未来,张福锁还有一个乡村振兴科技小院的目标,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振兴,还有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这些内容都可以融合到科技小院的发展中,让科技小院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对话 张福锁

看天看地看庄稼

新京报:做科技小院的想法,最初是什么时候成形的。。

张福锁:2008年,我就有了这个想法那时候大家都在从乡村往城里走,很少有从城市往乡村走的但我们讨论到乡村去的时候,大家也都认可,我们做农业科技,最终目的是推动农业发展,这些技术要进入农村,应用到农田,不到乡村去是不行的

新京报:学生要在村里学习和工作多长时间。

张福锁:过去十多年,我们探索出了一套机制从学生的角度看,整个学习经历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驻村学前培训,第二阶段,回校理论学习,第三阶段,再生产实践

新京报:学生入学前就要驻村,他们都愿意吗。

张福锁:确实很难,可以想象,刚考上研究生,4月份被录取,7月份就要驻村到农民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孩子们心理反差大是正常现象但几乎所有的学生,在真正进入农村后,都得到了成长以前老师们会担心,会不会有学生受不了当逃兵,事实证明并没有

新京报:当前,科技小院的发展有什么困难。

张福锁:科技小院发展的关键是学生,学生是主体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学农,愿意去农村做研究,需要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在以前,很多人觉得农业不高大上,学农很辛苦,在农村风吹日晒的但是这个认识是不对的

新京报:是对农业认识不对,还是对科技小院认识不对。

张福锁:根本是对农业的认识问题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非常快,今天的农业和过去不一样了,它是一个综合性产业,也是高科技武装的产业,还是和人类发展息息相关的产业学农业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农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学科,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能学会很多别人没有的本事,我们叫看天看地看庄稼看天,你要了解天气,这对农业前期影响很大,看地,庄稼长在地里,你得了解这一块土地,了解耕地,庄稼是产粮食最重要的,你肯定要了解它但这还不够,因为你要经常在农村工作,所以我们还说看山看水看人家学农业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各方面都要了解,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新京报:在你心里,未来的农业,农村,农民是什么样的。

张福锁:2014年,我在一篇文章中描绘过未来的乡村图景在我看来,我们的粮食产量再增加30%,环境排放下降50%,农民增收再翻一番如果这几个指标实现,中国的农业将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农业那时候,我们不但能养活自己,也能给全世界做出我们最大的贡献

科技小院

1.0升级到3.0

1.0版本

农业生产高效

农民增产增收

学生知农爱农

据中国农业大学介绍,起步于河北曲周的1.0版本科技小院,意在探索精准的扶贫模式,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创新农业生产组织与服务模式,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改善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推动三农和谐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培育有理想,肯奉献的知农爱农型人才。

2.0版本

产业绿色升级

农民生活富裕

教师立德树人

学生创新创业

而伴随着深入推进,科技小院2.0版升级为探索产业扶贫模式也就是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与脱贫攻坚等国家需求,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综合平台针对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系统研究,精准施策,助力产业绿色转型与精准扶贫,培育面向农业绿色发展的应用型,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3.0版本

农业产业兴旺

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治理有效

乡村文化繁荣

乡村美丽宜居

目前,科技小院正向3.0版升级,总体来说,就是立足新时代,强化党建引领,以产业绿色升级为抓手,培育新农人,增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提升乡村综合治理水平,推动文化和生态振兴全面实现,创新可复制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商业日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热文推荐

首页 | 焦点| 业界| 财经| 企业| 消费| 行业| 股票| 视窗| 商业| 经贸| 产业| 资讯

Copyright @ 2010- 备案号:鄂ICP备2021013412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