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日报网

滚动新闻:
·备战年中考核银行推短期高收益产品“冲量” ·康渡酒业与中国人民保险达成战略合作 品质之上,再添权威背书 ·时尚眼镜JINS睛姿,五款镜片助力舒适生活 ·浙江荣泰拟收购金力传动不低于15%股权 ·行业领先—DuDuTalk实时流工牌重磅首发,实现从事后到实时的颠覆性跨越 ·Poméol 内外协同,重塑真实美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发布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最高奖励5 ·国产EDA技术革新合见工软发布多款自研产品 ·汽车计算平台价值被低估大摩维持特斯拉TSLA.US“买入”评级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护航“三夏”生产,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天眼新知 — 千亿研学赛道洗牌:政策收紧与科技赋能下的生存法则 ·宏英智能为子公司提供1980万担保 ·重庆发布外卖新规,无堂食商家应实时展示食品加工过程 ·30 多岁突然开始运动上热搜,全国现存运动健身企业超162.9万家 ·618带来家居消费热潮,今年以来家具家居企业新增达225万家 ·孟智辉:烈属和老兵眼里的“娘家人” ·谷歌SEO公司哪家专业?优选2025年优质谷歌SEO公司 ·信用债ETF总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 ·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卖爆了!全球首款“看一下就能支付”的智能眼镜,独家供应商竟是这家A股公司 

备战年中考核银行推短期高收益产品“冲量”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5-06-26 10:59:04   阅读量:5327   

随着6月末银行年中考核节点临近,为冲刺业绩指标、抢占市场份额,多家银行纷纷推出短期高收益的理财和存款产品,打响客户与资金的“争夺战”。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在年中推出高收益理财和存款产品,核心原因是应对监管考核与内部经营目标压力。6月末作为关键时点,存款规模直接影响考核结果。在利率下行、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通过短期提高产品收益率是最直接的“冲量”手段,能快速吸引新资金流入,满足短期考核需求。

部分产品预期收益上涨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结构性存款市场成为部分银行发力的重点。部分银行推出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利率较常规产品显著上浮。以中信银行为例,该行近期推出的乐赢智信黄金挂钩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期限仅11天,预期年化收益率区间为1%至2.4%;而该行其他同类型结构性存款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区间为1%至2.25%,期限为30天。该行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近期理财产品定价上调、收益率提升,主要目的在于抓住月底窗口期,吸引新客户、提升获客量。

除结构性存款外,多家银行将发力重点转向理财市场。部分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显著提升,部分短期产品年化收益率更是突破4%关口,显著高于市场同类产品平均水平。某城商行理财客户经理介绍道:“我行代销推出的‘悦稳2号’理财产品,属于固收类开放型产品,近一月参考年化收益率达4.69%,自成立以来参考年化收益率更是达到4.73%。”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银行密集发行高收益存款和理财产品,背后是年中考核压力与利率下行趋势的双重作用。为满足监管考核要求、稳固存款规模,银行通过结构性存款、短期理财产品等工具,以相对较高的收益吸引客户资金。

警惕高收益背后的长期风险

薛洪言认为,银行借助高收益产品缓解短期资金压力的策略,虽能解燃眉之急,但其长期风险不容忽视:首先,持续走高的负债成本若无法与资产端收益形成有效匹配,将直接压缩净息差,对银行核心盈利能力造成冲击;其次,这种竞争模式易引发存款市场的无序博弈,导致资金频繁跨机构流动,恶性价格战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会推高整个银行业的资金获取成本;此外,过度依赖短期高息产品,可能弱化银行在客户服务、产品创新等长期竞争力上的投入,并隐含潜在的合规风险,如变相突破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等。

薛洪言表示,对于银行提升存款和理财规模,除了提高收益这一手段外,可从多个维度构建策略:一是优化产品体系,围绕客户需求定制产品,持续丰富产品货架;二是强化服务增值,通过财富管理咨询、定制化资产配置方案等提升客户黏性;三是拓展获客渠道,深化与企业、社区、平台的生态合作;四是夯实品牌信任,通过透明化产品信息披露、强化合规销售流程。

田利辉提醒,对于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警惕三大风险:首先是收益不确定性风险,当前市场上多数产品采用非保本浮动收益模式,结构性存款因挂钩汇率、指数等标的,实际收益可能与预期存在较大偏差;其次是流动性风险,长期限产品通常设有赎回限制,一旦遇到突发资金需求,投资者可能面临资产变现困难或折价损失;最后是信息不对称风险,投资者需注意区分“预期收益率”与“业绩比较基准”等概念,避免被误导。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商业日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热文推荐

首页 | 焦点| 业界| 财经| 企业| 消费| 行业| 股票| 视窗| 商业| 经贸| 产业| 资讯

Copyright @ 2010- 备案号:鄂ICP备2021013412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