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日报网

滚动新闻:
·天眼新知 暑期经济多维爆发:清凉游、全民健身与夜经济重构消费生态 ·黄子韬减持名下一公司50%股权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盛况空前,现存机器人相关企业超89.1万家 ·老外说火锅界的丑东西越涮越上头,现存火锅相关企业超42.2万家 ·居民充电桩安装难题待破解,充电桩企业仅上半年新增超11.5万家 ·新品上市引爆消费热潮,紫燕百味鸡熏卤系列强势破局北方市场 ·塞维利亚足球俱乐部助力中国足球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行走的课堂“普”写乡村振兴青春答卷 ·元境为太古地产打造AI时尚智能体,以“时尚搭子”重塑消费者个性化体验 ·榆中马莲滩村抢险进行时中铁二十局市政公司打通生命通道 ·782万体彩大奖无人认领即将作废,全国现存彩票相关企业超1.2万家 ·免保育教育费惠及千万大班娃,上半年新增幼儿园相关企业3.7万家 ·山西85后小哥干出300亿独角兽 ·“苏超”玩转“票根经济” ·华安百联消费REIT解除限售流通份额增至6.61亿份 ·劲旅环境001230.SZ新增一起对外投资,被投资公司为重庆劲旅新脉环境 ·工行温度工行甘肃分行三级联动驰援榆中山洪灾区 ·海派艺术名家张培础辞世,享年81岁 ·广西:“银发专列”来了设施升级守护老年人出行 ·动力图|上海德比首破6万现场观众,海港2:1力克申花缩小积分差距? 

天眼新知 暑期经济多维爆发:清凉游、全民健身与夜经济重构消费生态

来源:天眼查    发布时间:2025-08-12 11:30:09   阅读量:11723   会员投稿

2025年暑期,持续高温天气与政策红利共同催生了一场覆盖文旅、体育、零售的消费盛宴。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5年7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量再创新高,日均1431.2万人次,折射出暑期经济的强劲动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消费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以清凉避暑游、全民健身热潮、24小时夜经济为代表的多元业态,不仅打破传统暑期消费边界,更通过产业融合催生出“冰雪+高温”“日间+夜间”“线上+线下”的复合型经济模型。

当“一部剧带火一座城”“一项赛事激活一条产业链”成为常态,暑期经济已从单一业态转向全域生态竞争。

避暑需求催生“清凉游”多元形态,自然禀赋与技术革新共筑百亿市场

高温气候与政策红利双重驱动下,避暑旅游从单一观光转向“自然+科技+文化”复合体验。2025年暑期全国持续高温,35℃以上天气覆盖超20省份,催生刚性避暑需求。

技术赋能破解季节限制,“反季经济”重塑消费时空逻辑。传统避暑依赖地理气候,而室内冰雪技术突破地域桎梏:重庆际华园室内滑雪馆吸引南方游客,黑龙江哈尔滨创新反季储冰技术,不仅暑期客流量同比增长,还实现了“冬资源夏用”。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冰雪经济相关企业超2.6万家。从区域分布来看,黑龙江省冰雪经济相关企业数量位居首位,以超3800余家数量占全国总数的14.68%。排在其后的是山东省和河北省,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为唯一上榜南方省份,冰雪经济相关企业数量为超1600余家。

乡村避暑与生态康养崛起,“绿水青山”变现路径加速清晰。乡村振兴借力“清凉经济”:河北涞源县发展民宿集群,村民年均增收3万元;云南双柏县种植万寿菊1.2万亩,打造“花海观光+采摘体验”产业链,预估产值4260万元。政策端同步发力——甘肃推出十条森林康养线路,浙江发放4亿元文旅消费券覆盖乡村景区,贵州建立“候鸟养老联盟”, 依托 “中国凉都” 气候优势,推出农业观光、康养旅居产品。

全民健身热潮激活“瘦身经济”,赛事经济引爆体育消费链

政策与健康意识双轮驱动,健身消费向日常化、专业化跃迁。2025年国家设立“体重管理年”,推动健身从潮流变为刚需。

事实上,暑期高温环境为健身减肥创造了独特优势,其核心在于代谢提升、食欲抑制与运动增效的三重效应。据研究,气温每升高1℃,人体基础代谢率提升约12%,三伏天同等运动燃脂效率可达其他季节的3倍。在这个暑假,健身与减肥也成为热潮,人们纷纷想要抓住暑期这个“低摄入+高消耗”的减脂黄金窗口期。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健身相关企业超163.6万家。从区域分布来看,贵州省、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健身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四个省市数量总和超过59万余家,占企业总数的36.07%。

此外,“赛事+旅游”融合催生消费乘数效应,区域经济借体育IP破圈。体育总局联合文旅部发布21项暑期赛事目录,激活“为一场赛赴一座城”的消费模式:贵州榕江“村超”带动旅游收入130亿元,苏州苏迪曼杯羽毛球赛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79亿元;浙江江山依托羽毛球赛免费开放景区,吸引2000余家庭参赛游。

从“灯光夜市”到“沉浸剧场”,夜经济重构消费增量空间

在这个暑假,传统夜市也开始呈现出业态升级——正在从餐饮单一场景到文商旅体全链条渗透。湖南益阳石码头街区打造“非遗纳凉市集”,游客体验擂茶制作、竹编工艺,夜间客流增长40%;开封万岁山景区通过AR导航与NPC互动,实现“80元玩三天”高性价比模式;沈阳浑河夜航票价60元仍一票难求,配套“岸上市集”形成消费闭环。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夜经济相关企业超130万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9万余家,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夜经济相关企业数量在2021年达到空前数量级,但随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但近年来有缓解和增长迹象。从区域分布来看,贵州省、江苏省、山东省夜经济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三个省市数量总和超过42.3万余家,占企业总数的32.5%。

科技赋能打破物理边界,低空经济与数字艺术开辟新维度。无人机表演重塑夜游体验:重庆5000架无人机编队呈现大熊猫、孙悟空IP形象,带火周边餐饮消费;数字技术更推动场景升维——西安大唐不夜城全息剧目日均观众5万,厦门闽南文化景区设置83项非遗数字交互项目,开封万岁山AR武侠任务链使游客停留时长延长。

不仅如此,各地通过基础设施升级释放夜经济潜力:浙江延长地铁运营至凌晨,发放夜间打车优惠券;上海外滩投入充足警力疏导人流。商业体通过“时空折叠”提升坪效——上海咖啡馆转型“日咖夜酒+冥想空间”,收入增长2.3倍;北京簋街推出“看球赛+吃龙虾”套餐,助力市民开心消夏。

作为国内领先的商业查询平台,通过天眼查的海量商业大数据,可以快速了解和分析暑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不仅如此,天眼查还拥有天眼风险、商业履历、司法案件、深度风险、财产线索等维度的内容,更可实现从洞察风险到预警风险的全方位把控,针对个人、企业、政府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

天眼查研究院认为,暑期经济的竞争,无疑已经呈现出从单点业态转向生态协同,唯有形成“自然禀赋×技术赋能×政策护航”的乘数效应,才能让暑期消费从“高温驱动”走向“四季常青”。毕竟,真正的经济活力,不在于一时数据狂欢,而在于能否将每一个夏日的“热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能量。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商业日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热文推荐

首页 | 焦点| 业界| 财经| 企业| 消费| 行业| 股票| 视窗| 商业| 经贸| 产业| 资讯

Copyright @ 2010- 备案号:鄂ICP备2021013412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