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日报网

滚动新闻:
·多部门:到2027年初步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天渠”里的中国治水故事,讲述六十余年的共享与 ·一笔开启绿色生活晨光携环保艺术作品亮相碳博会 ·联想618开门红狂揽12冠,多款AIPC新品引爆智能需求 ·随州“十碗八碟”:美食与历史文化的交织盛宴 ·AI财讯|第一大客户和供应商均是美的集团,拾比佰收年报问询函 ·势启新篇章,月满香江礼!香港锦华月饼2024年中秋正式启航! ·中国新能源车市5月“淡季不淡”多家上市车企表现亮眼 ·专访BSI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Tatiana:倡导减塑以实现水资源安全的未 ·闵行区市场监管局顾琼副书记参加2024年第一次市人大代表集中联席社区暨“ ·福建安凯:推行“积分制”助树文明乡风 ·强强联手!知名专家陈国强教授正式加盟民航总医院神经外科 ·宜信财富见证:成都制造业迈向万亿,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中心 ·券商5月调研青睐三大行业机器人板块等结构性机遇获看好 ·让眼健康知识走进千家万户《眼睛逃跑计划》绘本发布 ·任职仅一年两个月,千亿公募鑫元基金总经理离任 ·礼叮当说—游戏衍生品专业开发思路分享 ·超32万观众人数破纪录 国际橡塑展回归上海之秀完美收官 ·“万千气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采访活动启动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三雄极光33周年 生生不息照亮前路 

多部门:到2027年初步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4-06-06 01:03:51   阅读量:6923   

多部门:到2027年初步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基于碳足迹信息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

6月4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衔接取得积极进展。

到2030年,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制定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覆盖范围广、数据质量高、国际影响力强的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产品碳足迹应用环境持续优化拓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因子数据库与碳标识认证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实质性参与产品碳足迹国际规则制定。

碳足迹通常是指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的特定对象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例如,塑料袋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使用塑料袋会增加碳足迹;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进行加热,不需要使用传统能源,能够减少碳排放,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能够减少碳足迹。

辽宁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刘佳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碳足迹反映了自然人或者企业、组织等的“碳耗用量”,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是深入推进碳减排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随着我国在碳足迹的核算、评价、认证等方面逐渐建立起规则标准,将推动碳足迹的应用场景落地,以及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与互认。

《实施方案》提出,丰富拓展推广应用场景。适时将产品碳足迹相关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鼓励政府和国有企业加大碳足迹较低产品的采购和推广应用力度。以电子产品、家用电器、装饰装修材料和汽车等消费品为重点,有序推进产品碳标识在消费品领域的推广应用,引导商场和电商平台等企业主动展示产品碳标识,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碳产品。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将带动钢铁、建材、交通等能耗和碳排放大户绿色低碳转型,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将刺激对于绿色技术设备和服务的需求,进而带动绿色金融、绿色低碳咨询评级、绿色低碳设备等产业发展。

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方面,《实施方案》强调,鼓励融资主体高效、准确、及时核算产品碳足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核算融资项目碳排放,为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服务提供必要信息。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基于碳足迹信息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投资机构和评级机构将产品碳足迹纳入环境、社会和治理及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

在吴琦看来,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使得企业碳排放可计量、可监测、可验证,有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面、准确、完整地了解企业和产品的碳排放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难题,进而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可以加速相关产业的转型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借助金融市场更好地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金融机构通过建立碳足迹管理的评估体系,可以对企业和项目的碳排放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相应的贷款支持,这样可以促进企业和项目的绿色转型,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商业日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热文推荐

首页 | 焦点| 业界| 财经| 企业| 消费| 行业| 股票| 视窗| 商业| 经贸| 产业| 资讯

Copyright @ 2010- 备案号:鄂ICP备2021013412号-3 网站地图